林明美:《成為他自己:全人,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》

透過全人的故事,找回教改中失落的一角

至今,臺灣教改已推行二十多年了,當時民間團體所提出的各種訴求,像是廣設高中和大學、推廣十二年國教等等,大多數政府有想辦法去處理各項問題、加強實施教育計畫。然而,在他們眼中事情看似被解決了,那為什麼這一系列教改方案的推行,反而使家長、學生的問題變多、變複雜了呢?那是因為,教育目的依舊沒變,「升學至上」的價值觀仍然是我國的社會風氣,多數家長認為只要有了名校文憑,就能保證孩子將來能「出人頭地」、邁向「康莊大道」,依照目前的社會現況,有這樣的迷信能否怪他們嗎?雖然社會仍然動盪不安,但我們不該扭曲教育的本質,純粹將教育視為一種手段,比如強迫孩子須符合外界的期待,放棄自己想要學習其他事物的選擇權。我認為只要孩子的抉擇沒危及到他人,其他人就沒理由阻礙他們想習得什麼,反而該放手讓孩子們翱翔天際,展現其個人特色,社會也因此更加多元。教育的存在應是讓人們運用它的力量,使自己更容易達成自我的人生目標、追求對個人最大量的幸福,同時亦能推動社會之進步。

回到教改,當政府開始著手處理沒多久,有一群人發現到一件事——有誰直接關切那些受教育者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嗎?為何我們可以自以為是地認為他們需要這些呢?根據他們的觀察,目前的教育體制未能使學生擁有他應得的權利,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,主動去爭取他們想學習的事物。若連探索世界的自由都被侷限,那與籠子裡的鳥兒有何差別?

於是,全人中學就此誕生。

為了實踐他們的理想,披荊斬棘,踏上這片無人開拓的荒野地帶,誠摯邀請有相同理念的夥伴們,攜手打造屬於他們的理想國度。殊不知,儘管他們多麼深思熟慮,計畫卻永遠趕不上變化,問題接二連三地出現,一次又一次打擊他們的信心,時常感到矛盾與焦慮。然而,面對一連串的挫折,他們並未索性不幹,或者將問題草草了事,反而視之為挑戰,臨機應變,使事情盡可能圓滿落幕;為了讓學生獲得自由、成為他自己,這群人願意奉獻心力,走上這條顛簸曲折的不歸路,而這種實驗精神,就是本書想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,提醒世人回想起教改的艱辛歷程,希望讀者看完全人的故事後有所啟發,進而反思教育的「本質」是什麼。

 

教育是一場不間斷的碰撞

內文有提及這本書想討論兩個問題,一個是問老師:「當學校要以學生為主題,你們是否願意賦予青少年權力,即便會面對更辛苦、更挫折的教學環境。」另一個則問學生:「當你們說要做自己,要做的是怎樣的自己?在追尋獨立卻有依附大人的路上,你想長成什麼樣子?」

各位老師、同學,你們讀完題目後,心中是否有答案呢?無論有沒有答案,我們先回到創校的一開始,從那些師生的言論及行徑中,慢慢往後回顧他們在各個階段的過程,或許能得到一些體悟。

從全人中學的草創時期,老師們一心想給予學生極大的自主權,像是自由選課、宿舍生活,以及體制內學校沒有的自治會,有了這個合乎民主與自治精神的制度,每位師生都可以善用自治會賦予的權利,提出意見,向大家提問是否能創造、修改校規;最關鍵的一點是,每個人的投票權都相等,由此可見,老師若要以權力去壓制學生,這絕對是不可行的,所以欲使改變他們的想法,就只有「說服」這個選項了。這樣一來,假如學生一昧堅持自身的立場,且明顯是個不理智的抉擇,那老師該如何是好呢?

烏托邦的失序就此悄悄來臨。首先是男女合宿事件,展開師生的平權戰役,學生認為明明是由自治會掌控的事務,為何校務會議憑什麼能擅自決定這件事,使他們對此感到失望;老師則認為,這已超過他們所能容忍的範圍內,倘若學生偷嘗禁果,他們得為學生的行為負起負責,更嚴重的代價可能因此失去了管理學校的機會,得不償失。接著是,一群新生改變了原有同儕社會的生態,他們採取叢林法則,以暴力解決一切,肆無忌憚地違規各項校規,儘管校方開導他們,他們仍絲毫沒有悔意,繼續破壞秩序,此時老師卻選擇視若無睹,因為他們相當兩難,究竟該介入還是放任呢?依然沒有明確的答案。

總結上述兩段文字,可以看見老師以為給學生自由,他們會自行運用,但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有自主能力,還有他們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判斷,是依照什麼標準呢?他們知道學習與玩樂分別有什麼重要性嗎?因此得教育他們如何運用這些權利,理性抉擇;以為學生會意識到自我價值的認知,不料他們正處於「模仿」的階段,爭相以被老師稱讚的同學為借鏡,看似壞事,其實不然,藉由這特性去模仿老師及學長姐的行徑,增強主動學習的意念,可說是一舉兩得,我認為學生遲早會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,不必過度擔心,等待是最好的方法。至於平權戰役,校方選擇違背最初的規定,實在不得以而為之,因為有些事務本來就不適合讓自治會決定去留,比如易觸犯法律的行為,而且所謂的自由是有界限的,試著告訴學生為何得這麼做,讓他們去理解老師的為難,假如說「為了保留學校不得不這麼做,所以請你們體諒老師的苦衷」之類的話,然後再來討論校規或許比較恰當。

從全人中學一路上「給自由」到「有限自由」的過程中,可看見老師們內心的掙扎,一邊向外界妥協,一邊向學生堅持自己的立場,他們絕非故意讓孩子們失望,若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,教師該如何秉持初衷呢?我們一再看到老師的理念與學生的價值觀互相碰撞,各自主張自身的想法,同時尊重對方的提議,這不是近年來所提倡的教育核心嗎?反觀體制內學校,能容許這些荒謬至極的事發生嗎?我們是否不該繼續躲在舒適圈,過著看似和諧共處的日子?

站出來吧!有了碰撞,才能擦出無數的火花啊!

最後,在此向各位老師說:「你們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!」向各位學生說:「無論如何遇到什麼瓶頸,請勇敢做自己吧!」

 

評語

令人不禁懷疑,是什麼原因使作者願意花上大把時間去調查這所學校呢?原來她同時是全人中學第一屆的學生,以及教育社會研究員的雙重身份。為了追尋自我成長的過程,因而重返母校開啟著手研究的契機,進而促使臺灣體制外教育的故事公諸於世;然而這個故事與其他故事有什麼不同之處,使它能成為MPlus評論文學書籍的其中之一呢?我個人推論出的答案是這樣的,首先,作者同時站在旁觀者和當事人的角度,分別以客觀地歸整出全人中學的歷史發展,以及主觀地描述出個人回憶起當下的感受,這點為其增添了不少趣味;接著,書中並未一昧呈現體制外的美好,而是將學校鉅細靡遺的文獻詳實梳理出其脈絡,直白揭露出理想教育的艱難之處,彷彿坦誠地告訴讀者,再好的教育皆是瑕瑜互見的,比如體制外雖然補足了體制內的缺失,卻也損失了體制內的優勢;難能可貴的是,書中絲毫不見帶有個人利益的言論,僅純粹地提供真實、公正的資料,分享全人中學的故事,引領讀者一步一步的「成為他自己」。

推薦給各個關心教育的人們。

(本文作者為林明美,投稿時就讀於中正高中)